2019 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 冲刺班模拟试题(3)参考答案与解析(B)
2019 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 冲刺班模拟试题(3)参考答案与解析(B)
四、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 2 小题,第 1 小题 10 分,第 2 小题 12 分,共 22 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特别说明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的,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
1.(1)【参考答案】2×18年购买债券时分录为:
借:债权投资——成本 4 000
贷:银行存款 3 612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88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按初始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单独记入“应收利息”,不构成债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取得此金融资产时的交易费用,要计入债权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答案解析】
(2)【参考答案】①2×18年12月31日:
应收利息=4 000×6.5%=260(万元)
实际利息收入=3 612×8%=288.96(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288.96-260=28.96(万元)
年末账面余额=3 612+28.96=3 640.96(万元)
借:应收利息 26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8.96
贷:利息收入 288.96
债权投资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摊余成本其实和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相同,即指债权投资各明细科目的合计数。
②2×19年12月31日:
应收利息=4 000×6.5%=260(万元)
实际利息收入=3 640.96×8%=291.28(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291.28-260=31.28(万元)
年末账面余额=3 640.96+31.28=3 672.24(万元)
借:应收利息 26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1.28
贷:利息收入 291.28
③2×20年12月31日:
应收利息=4 000×6.5%=260(万元)
实际利息收入=3 672.24×8%=293.78(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293.78-260=33.78(万元)
年末账面余额=3 672.24+33.78=3 706.02(万元)
借:应收利息 26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3.78
贷:利息收入 293.78
【答案解析】
(3)【参考答案】2×20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的会计分录为:
借:信用减值损失 800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80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在教材中并没有详细介绍,考试若出现,会直接给出减值金额,考生会列示会计分录即可,无需掌握太深。
【答案解析】
2.(1)【参考答案】2×18年1至9月发生的各项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应该费用化。因为至2×18年9月末,甲公司可以证实该项新工艺必然开发成功,并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标准。所以2×18年1至9月属于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应全部费用化。
【答案解析】
(2)【参考答案】2×18年1月至9月研究阶段::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18年10月至12月开发阶段: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20
贷:原材料 120
年末,应将费用化的研发支出予以结转:
借:管理费用 2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0
2×19年1至6月开发阶段: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80
2×19年7月1日该项新工艺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无形资产 6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00
【答案解析】
(3)【参考答案】2×18年应纳税所得额=1 000-200×75%=850(万元),不存在递延所得税,因此所得税费用=850×25%=21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12.5
【答案解析】
(4)【参考答案】2×19年应纳税所得额=1 200+600/10/2-600×175%/10/2=1 177.5(万元),不存在递延所得税,因此所得税费用=1 177.5×25%=294.38(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94.3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4.38
对于内部研发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账务处理是: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通过这笔分录可以看出,分录借贷两方均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会计与税法对无形资产入账成本的差额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如果后续计量,会计上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净残值等和税务角度的一致,那么后续计量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是初始确认时的差异,由于一开始不确认递延所得税,所以后续期间也不转回递延所得税。但如果会计上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净残值等和与税法上的规定不同,那么由此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
【答案解析】
五、综合题(本类题共2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8分,共33分。凡要求计算的,应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两位以上小数的,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的,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答题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请在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1.(1)【参考答案】2×18年1月1日取得股权时分录是: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 120
应收股利 80
贷:银行存款 1 200
2×18年5月3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80
贷:应收股利 80
2×18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8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80
2×19年1月8日新购入股权首先将付出对价公允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 800
贷:银行存款 2 800
此时持股比例达到了30%,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原股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原采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在改按权益法核算时转入到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500
其他综合收益 38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 120
——公允价值变动 380
盈余公积 3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42
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5 000×30%=4 500(万元),大于初始投资成本4 300(万元)(2 800+1 500),因此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4 500-4 300=2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2×19年末要按照乙公司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分录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
贷:投资收益 600
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4500+600=5 100(万元),可回收金额为4 200(万元),所以应该确认减值准备900万元,分录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900
2×20年出售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 5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4 500
——损益调整 600
投资收益 3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应按初始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单独记入“应收股利”,不构成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初始成本;取得此金融资产时的交易费用,要计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追加投资转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原股权投资在追加投资日的公允价值+新增加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视同处置处理,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原投资期间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也要转出,转入留存收益。
2.【参考答案】
(1)
借:投资性房地产 44000
贷:银行存款 44000
(2)
借:投资性房地产 15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0
借:所得税费用 8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875
( 3 ) 2011 年 12 月 31 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为 45500 万元, 计税基础
=44000-2000=420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5500-42000=35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500×25%=875(万元)。
(4)
借:固定资产 50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455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500
借:所得税费用 16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25
(5)2013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50000-50000/20=47500(万元),计税基础=44000-2000×3=380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7500-38000=95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9500×25%=2375(万元)。
(6)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0
累计折旧 10000
贷:固定资产 50000
借:银行存款 52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00
资产处置损益 120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125
贷:所得税费用 2125
信息分类